-
一周军评:中国航母的跨年远航
对于眼下的对手而言,一个航母编队可能还只是西太平洋上偶尔出现的小麻烦,而当这一数字继续增长之后,接二连三的海空铁拳也会成为对手眼里的新麻烦。[全文]
-
一周军评:陆航下一代载具,路在何方?
美国陆军选定贝尔V-280型偏转旋翼机作为下一代的通用运输乃至武装直升机。作为当代美、欧、中、俄都在激烈竞争的领域,美军在产品和技术上迈出的这一步无疑有着先行意义。同时,随着日、英、意签署了开发下一代战机的联合研发协议,五代机研制的国际竞赛也愈发热闹。[全文]
-
一周军评:珠海航展蓄势待发,有何亮点?
本周,作为一件军事上的大事,即将召开的第十四届中国航展也就是珠海航展在筹备中的动态无疑吸引了外界的目光。[全文]
-
一周军评:锻造雄师向复兴
回首中国军队的这十年,不仅能让我们了解我国在军队建设上所取得的的成就,也能更好地明晰未来中国军队的发展方向。[全文]
-
一周军评:反攻后,乌军的“政治得分”
随着俄军在哈尔科夫方向上的大规模后撤,乌军取得了开战以来在“夺回失地”领域最大的进展,而对于俄罗斯方面,“何时结束战场”和“如何结束战争”则成了看起来比之前更大的难题。与此同时,美国售台的“重点装备”——首辆M1A2坦克非官方地亮相也引发了关注。[全文]
-
一周军评:美方撕破战略互信后,我必反制出一个新常态
相比军事行动,这些政治外交层面上的内容看似不够刺激,但某种程度上,它们是中美两国关系的基础,而在这一系列基础被佩洛西破坏的情况下,中美双方在军事领域采取的行动所蕴含的内在逻辑也就发生了变化。[全文]
-
一周军评:不安时代的日本防卫白皮书
本周,随着乌克兰战场上俄军与乌军在地面作战陷入僵局,印太地区再次成为了全球军事领域的关注重点。[全文]
-
一周军评:中国海军密集行动,真正的“拿敌练兵”
西太平洋上中国海军的一连串海空行动显得颇为密集,如果将这一系列行动与美国海军在西太的部署行动对照起来,就能看出不少端倪。[全文]
-
一周军评:俄乌战争百日记,太平洋也不太平
北顿涅茨克市的战局发生重大变动,标志着俄军在“落实解放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的政治承诺上实现了后一半的承诺,某种程度上也为俄军结束“特别军事行动”做了进一步的铺垫。[全文]
-
一周军评:中国航母战力几何?
由于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不懈跟踪,外界也因此获得了更多评估中国航母战斗力生成水平的信息和线索;与此同时,美国海军的作战舰艇结构也正面临着剧烈的变动。[全文]
-
一周军评:中国海军“N连击”,神秘新导弹亮相
从首部航母主题宣传片震撼发布,到中国第二艘两栖攻击舰广西舰以及多艘055型导弹驱逐舰,以及舰上的直-20舰载直升机成军入列的官方消息,再到一款神秘的舰载垂发新导弹的出现,作为世界第二海上力量的中国海军正在几个领域大踏步地取得进展。[全文]
-
“莫斯科”号沉没,对俄意味着什么?
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命名的战舰在军事行动中沉没,无论其具体原因如何,对于参与特别军事行动的俄军士气而言,都是一种不小的打击。而这也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军舰命名的重要性。[全文]
-
一周军评:俄军撤离基辅,是打不动了吗?
某种程度上,战争形态又回到了笔者在乌克兰战争爆发前的“翻车言论”:俄军由于规模所限,不大可能在乌克兰全境发起大规模作战行动,其主要兵力和行动都会集中于顿巴斯地区。而这场乌克兰无意结束、俄罗斯又不可能在目前情况下结束的战争,注定还要迎来第二轮杀戮。[全文]
-
一周军评:南亚次大陆的下一代战机竞赛
乌克兰战争的局势以及各国围绕乌克兰战争展开的大国博弈在继续进行,同时,巴基斯坦空军为本国空军接收的歼-10C战机大办亮相典礼,印度却低调地展开了新一代的“先进中型战斗机”(AMCA)样机的制造工作。南亚次大陆就这样开始了新的一轮的空中力量技术竞赛。[全文]
-
一周军评:俄乌局势会演化为战争?
本周全世界都高度关注的军事新闻莫过于俄罗斯和乌克兰可能爆发的全面战争。由于美国和西方媒体的连续煽动造势,2月16日在几天之内就被外界当成了俄乌战争爆发的“起爆点”,而如今16日已经过去很久,俄乌边境没有战争,却也没有暂停军事对峙。[全文]
-
一周军评:坠毁的F-35C,对美军影响有多大?
1月24日解放军大规模机群出动在南海展开实战化演训之后,美国航母编队目前应该也不会距离战机坠海位置太远,以便出现相关情况及时应对。考虑到搜索和打捞F-35C战机几乎必定旷日持久,未来几个月中美两国在南海上的博弈也自然将充满变数。[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