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谁给了方方“日记”春天?
不管方方主观上如何,尽管国家肯定不会因为一本书而坍塌,在美国和西方国家政客因抗疫无力而四处“甩锅”、煽动民粹主义风潮的背景下,方方“日记”外文本的出版,已经成为他们反中努力的一部分。这不是“动机论”![全文]
-
担心舆情杂音扰乱“军心”?怕是担心错了地方
跟17年前的“非典”疫情一样,国家领导人亲自部署、亲临一线,医护人员不怕牺牲、坚守岗位。但不同的是,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是在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信息传播进入web2.0和自媒体时代之后的一次全国性传染病疫情。[全文]
-
为什么香港暴徒不敢摘下面罩?
在摄像头林立的香港,蒙面在掩盖示威者身份、增加执法者识别难度、降低承担法律责任可能性的同时,给了他们一种“我知道你是谁、你不知道我是谁”的信息不平衡的安全感,增加了示威者的攻击性,使他们更加放肆、无所顾忌地从事违法暴力活动。[全文]
-
如何对待外国人是大国成长的必考题
大开国门,拥抱国际,欢迎五湖四海的留学生来华深造,并积极为他们提供帮助和便利,当然是正确的选择。友好对待外国人,彰显一个民族自信和友善的品质。但自信、自尊和自爱,才是一个民族能够真正实现伟大复兴的内在精神驱动。[全文]
-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纪念抗战胜利
我们纪念抗战胜利,不是为了渲染民族仇恨,而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纪念过去的战争,是为了将来的和平。而这种和平,不仅仅取决于人类正义与丑恶力量的对比,还取决于一套公道、正义的国际秩序、法治与机制。[全文]
-
为什么小女发现的英文教材问题,专家却没发现
陪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做家庭作业时,听她诵读英语课文,“I like hot dogs. Yummy, yummy, yummy!”“I like hamburgers. Yummy, yummy, yummy!”“I like Coke, Yummy, yummy, yummy!”女儿嗔言,编教材的人脑子有问题。[全文]
-
程序无硬伤,为何美国人民失去耐心
尽管司法部门还在调查,但民众已经失去耐心。这虽然令我国许多欣赏美国法治和治理机制的人士大跌眼镜,但对美国人而言并无什么稀奇。因为种族歧视,半个世纪来美国至少爆发6次骚乱,最严重的1992洛杉矶骚乱甚至造成58人死亡、1.19万人被捕。[全文]
-
中国奇迹背后的政道法理
国际世界有一种现象,经济停滞的国家在教导如何发展经济;发动战争的国家宣扬捍卫人权;巧取豪夺的国家在做国际正义的“法官”。与之相反,中国奇迹却屡遭质疑。究其原因是我们未能摆出中国发展背后的政道法理。[全文]
-
为什么苏格兰公投不是好榜样
英国愿意和平分裂的确值得称道。但在西方之外的许多地区并不存在这种西方式重个体、爱分离的价值观,也不存在契约先于国家的国家观。对他们而言“公投”甚至是不可接受的伪命题。[全文]
-
炒作富人“逃离中国”是道德敲诈
近年来也有不少富人因为纳税问题放弃法国、美国的国籍,所以,富人移民主要还是“钱”的问题。那为什么今天我们仍然热炒富人移民,形成一种“逃离中国”的古怪氛围呢?移民并不等于背弃祖国,何况很多人虽移民海外,但主要经营活动仍留在中国。[全文]
-
为什么重提清帝逊位诏书?
但为什么这么一份重要的历史和宪法性文件却在漫长的一个多世纪里从未得到真正的重视,反而是英国人丁乐梅和日本人有贺长雄首先意识到了其真正的意义,实在值得我们的反思。也正因此,本期高全喜、杨昂和章永乐三篇对逊位诏书及其与中华民国主权正当性关系的揭示,才难能可贵。[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