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迪拜年味正浓,当“欢度中国年”成为一种“国家战略”
把过好春节列入年度计划,迪拜一向深为依赖的圣诞节与元旦假期反而落选,可见那个遥远的国度对“中国新年”何等重视。[全文]
-
阿拉伯人心目中的丝绸之路,半是历史,半是想象
古老的记忆一旦被唤醒,便显露出在欧洲史之外,人类有着更为丰富和广阔的风云往事,这使人对西方文明不再简单迷信。因此,新世纪以来,阿拉伯世界对丝绸之路爆发了极大的热情。[全文]
-
沙特媒体报道中国,还用了这样一张图
中国领导人访问沙特以及三场峰会,中东媒体全体表现出充满期待的情绪,没有任何异议,没有任何负面的看法。有一点颇为好笑,到目前为止,亲美派竟是全部噤声,没有人跳出来讨嫌,也可能,事实让他们无话可说了吧。[全文]
-
“有钱但不快乐”?卡塔尔人并不这么想
现场直播采访中,一位男青年主动闯入镜头,打断了记者的话,自信地发表了一通感想,他强调,我是卡塔尔人,但这场世界杯不仅仅是关乎卡塔尔,也是整个阿拉伯世界、乃至伊斯兰世界的喜事。[全文]
-
洋人跪大清?西方影视中扭曲的“中国故事”
西方为了在21世纪渲染中国威胁论,从而给中国编造了一套历史,强调中国面对欧洲一直更为强势,从来没比欧洲弱过,没想到,这种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的行为产生了一个副作用——谎言说多了,现在的世界人民开始利用那套伪造的中国史,来抹杀欧洲昨天的伟大。[全文]
-
当今在中东传播的中国近代史,是一碗毒鸡汤
我们可以给中东人讲清楚,美国就是那八国联军的一员,八国联军犯下的罪恶,美国一件不落,并且一同向中国勒索“庚子赔款”。所以,中美关系,从来不是美方提供的“美国队长拯救迷失天朝”的版本。[全文]
-
中东的困惑:在家门口打一仗,中国也不愿意吗?
中东人对中国的误解既广泛又深刻,三观也与中国差异巨大,使得他们难以明白中国的政策与理论。他们执迷于“龙的圈子”,就怎么也不可能真正理解中方“求同存异”的主张。怎样应对这种复杂的局面,是中国需要解决的课题。[全文]
-
中东知识分子看中国,仍带着“中华帝国”的幻象
如今,中东媒体上,中国是热门话题,各路专家学者不仅喜欢撰文分析中国,还流行谈论别的话题时加入一点对中国历史的引证,显示作者知识渊博、视野开阔。可这就暴露了一个事实:中东的文化人谈到中国历史,极少有准确的时候。[全文]
-
爱乱认祖宗的土耳其,野心在中国?
在中国人看来,如此的行为不仅莫名其妙,而且毫无意义。然而,这并非只是给我们提供一个搞笑段子这么简单,这种行为本质上是土耳其一直采取的一种“民族兼并”策略。那荒谬的行为之下,则是西方用一两百年时间给他们培养起来的幻觉和野心。所谓的“乱认匈奴为祖宗”,是一整套伪历史的一部分。[全文]
-
中东与其欢迎“中国入场”,不如学习“中国斗争”
多年来,中东舆论场追随美国,刻意隐瞒抗美援朝与援越的往事。中东人民也了解不到中国人取得今天的成就靠的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中东精英们希望美国的退出能够给复兴带来希望,却不知要上西方人把持的谈判桌,只有自己先杀出一条血路。[全文]
-
美军撤走了,中东就是权力真空?
中东人,包括大多数知识分子,对中国历史非常陌生。他们连“朝贡体系”的概念都没有,模模糊糊地以为,“中华帝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约略近似大英帝国与其殖民地的关系。以基辛格为代表的西方右派汉学家又提供了一套为中国量身打造的“历史观”。[全文]
-
塔利班要做“酋长”?阿富汗的国名究竟应该怎么翻
塔利班宣布建国后,很多中文媒体不由分说翻译成“酋长国”。于是读者感慨,阿富汗真落后啊。阿富汗的文明史比英法德等很多国家都更古老,但帝国主义的追随者们为了把侵略行为合理化,极力宣扬阿富汗人民顽固落后。如果真译作“酋长国”,只会加深误解。[全文]
-
阿富汗的未来,会像帝国主义预测的那样吗?
阿富汗人民和我们中国人民一样,和各国人民一样,无非就是想过个好日子,不愁吃穿,头上有屋顶遮风避雨,不用担惊受怕,孩子能上学,有鞋穿。[全文]
-
中国强硬回击美国,中东人表示不理解?
西方为了洗白对中国的侵略行为编造的“中国近代史”浸淫到了中东人的思维里,他们认为,杨主任的严词驳斥,只是一个始终强大的长青帝国怀着文明优越感,训斥它眼里比它低一等的普通国家,所以确实是在“耀武扬威”,是在教训美国,想让美国懂得自家的身份和地位。[全文]
-
大爆炸后陷入死局,黎巴嫩为什么转向中国“求拯救”?
曾经号称“中东小巴黎”的黎巴嫩因为人祸陷入空前的动荡,“一带一路”倡议让这个国家和很多中东国家一样看到了峰回路转的可能性。你能想到,在这个世界十字路口,一直没有铁路么?然而,在本地精英预想的未来并非共同合作建设中东,让人民摆脱战乱过好日子,而是觉得中国会迅速填补阿拉伯国家的“权力真空”[全文]
-
当中国走进中东,面对这样的精英……
中东各国隐约觉得中国会成为新冠疫情之后的赢家,纷纷掉头,至少是两边下注。显然,伊朗同样决定放弃一百多年来的西化策略,从东方寻找现代化的契机。然而,阿拉伯精英活在西方构建的世界观中,强大=驻军,富有=曼哈顿,却丝毫想不到如何通过“建设”让普通人民过得更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