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观点 | Opinion more
-
文明国家还是民族国家,中国只能二选一吗?
十九世纪后的中国其实是文明国家和民族国家的“混血儿”。或者说,中国包含了一个“天然的部分”和一个“后天的部分”,“天然的部分”是文明国家,后天的部分是民族国家。自十九世纪末以来,中国曾长期处于这种矛盾之中。但中国共产党成功地找到了将这两者结合起来的方法。[全文]
-
阿拉伯人心目中的丝绸之路,半是历史,半是想象
古老的记忆一旦被唤醒,便显露出在欧洲史之外,人类有着更为丰富和广阔的风云往事,这使人对西方文明不再简单迷信。因此,新世纪以来,阿拉伯世界对丝绸之路爆发了极大的热情。[全文]
-
与50多国记者争辩:中国想构建怎样的世界
“债务问题是否会对整个项目推进的质量造成影响?如何提高债务透明度?”“好像东部非洲受到特别的关注,非洲其他地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有什么样的位置?”"我们也发现实际没有太多进展。你们怎么给我们提供支持?"……[全文]
-
石油发现之前,阿拉伯的富庶“自古以来”
非常多的人受欧美通俗文化的宣传影响,误以为在西方人发现该地区的油气资源之前,阿拉伯半岛只有沙漠、骆驼和游牧民族,是文明的荒漠。那里并非就是西方人渲染的“蛮荒之地”,而是形成了别具一格、不断变化的物产、商业文化和文明形态,有着兴衰的轮回。[全文]
-
从追赶到反超,中日制造网络地位为何反转?
中高端产业的全球竞争也有了质的提升。在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产品贸易分类中,中日以电子产品见长,美欧在飞机、制药等领域更有优势,而在中高科技含量的产品贸易中,中国汽车和电气行业的出口正在快速发展。[全文]
-
面对拜登拉拢,东盟的最优解是保持中立
在中美竞争中,双方都希望东盟倾向于一方或另一方,而东盟的最优解是保持中立、谁也不依靠。东盟的中立本身就意味着进步,因为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是从没有任何朋友的状态开始的。[全文]
-
解决全球通胀,中国给出一个重要方案
全球想平抑当前的价格,最重要的就是全面进口中国的各类商品,同时也向中国这个超级大市场出口相应的商品。也就是说,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红利,分享中国经济大市场所带来的增长动能是目前解决全球滞胀的一个重要方案。[全文]
-
对东南亚人而言,来中国意味着什么?
东南亚各国间政经关系如何?老百姓如何看待中国?如果中国做了A,某国的反应可能是B还是C?这一点需要从大学的东南亚各语言院系发起,商界政界配合。系统性的研究他们,真正去下地打交道,而不是坐在房间里面天天搞翻译,如此我们才可以真正的把这一票国家拉到中国的战线上来。[全文]
-
南亚在“摇摆”,中国如何应对?
很多南亚中小国家,有的迫于美印的压力采取了一种左右逢源的态度,有些甚至希望借助美印的压力向中国索取更多好处,实际上它们在摇摆,并且摇摆是向一个不利于我国利益的方向发展的。对此,我们确实需要拿出斗争精神来维护国家利益。[全文]
-
新时代中国为世界秩序中的“穷人”带来了变革希望
新时代的中国为处在世界秩序和未来中被边缘化的群体和穷人带来了变革的希望,对于那些想要控制世界的人来说,中国也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因此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成果,将不仅仅是中国的事务,也是全球性的事务,因而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全文]
-
西方编造“债务陷阱外交”的谎言,在掩盖什么?
全球金融安全网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远远做得不够。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上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表现糟糕,之后大多数亚洲国家都会另找出路,以避免求助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各国如果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助,会面临很多负面污名,市场反应也不好。[全文]
-
中亚基建,问题出在哪,该怎么搞?
这些问题是由中亚地区内部滋生而来的——教育水平低导致的劳动力素质低,从而使其产品的竞争力低下,随后引起失业率高、生活质量低、城市化水平低和经济低技术。[全文]
-
美国也要搞“一带一路”?
2018年,欧盟为了干扰中非领导人峰会的气氛,在会议前放出消息称要援助马里20亿欧元,但这笔钱至今没有下落。马里的学者朋友说,这援助不来也好,因为援助来了,他们挣得了名头,但大部分承诺的资金还是会回流到欧盟去。[全文]
-
围堵之下,“一带一路”靠什么走下去?
在逆全球化抬头的时代背景下,国际社会通过条约展开合作变得越来越困难。此时柳暗花明,软法的独特作用和优势凸显。要知道,法律拘束力从来不是规则得以实施、目的得以达成的唯一原因,甚至不是主要原因。[全文]
-
如果俄乌战争久拖不决,“一带一路”布局将如何调整?
如果战场形势长期化,那么“一带一路”就要调整,原来走西面这一块的要向西南、东南或者中亚、南亚、西亚、东南亚、东北亚,还有非洲、拉美这些板块投放。中国的回旋余地大,过去叫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全文]
-
美国在中东后退,以色列应靠拢中国?
从广泛的地缘政治和经济角度来看,毫无疑问,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中东地区的国际和区域关系的未来,特别是对以色列而言。我们目前所处的不确定时代正在迅速变化。正在与国内外复杂的挑战作斗争的中国,是唯一有可能填补美国空缺并维持中东地区稳定的超级大国。[全文]
-
中国或可用“一带一路”结束俄乌冲突
仔细观察中国在乌利益就会发现,中国的利益与美国、欧盟和俄罗斯的利益在许多方面都相辅相成。涉足乌克兰危机的所有关键相关方都可以从中国主导的停火协议中获得一些战略利益,而停火协议的由头正是让乌克兰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全文]
-
赢总统丢议会,武契奇的第二任期“瘸了”?
塞尔维亚普通民众和知识分子对于政治人士的看法都是偏负面的,曾经有一个出租车司机跟我说,他觉得很多的普通民众对于政治人士的看法都差不多,他们并没有觉得谁比谁好太多。[全文]
-
双重包围之下的塞尔维亚,入欧和一带一路能否兼得?
我还在上小学的时候,新闻上就在讲塞尔维亚一定会加入欧盟,如今研究生都要毕业了,新闻上却还在讲这一句。2022年的民调显示,塞民众不愿意加入欧盟的比例第一次超过愿意加入欧盟的比例,前者为44%,后者已降至35%。[全文]
-
斯里兰卡想用天然良港挑起大国竞争?
斯里兰卡出现的问题,对于中国而言,其实质是一个如何处理与周边中小国家关系、如何塑造周边战略环境的问题。我们中国的周边外交政策,需要进行调整。[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由中企承建的尼日利亚莱基港正式启用,被誉为“游戏规则破局者”
-
一年了,“取代‘一带一路’?欧盟只是说说罢了”
-
外交部: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不断显现
-
外交部发言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项目有序落地实施,捷报频传
-
托卡耶夫就职演讲:优先关注与中俄等邻国的关系
-
“哪里有中国工业园,哪里就会繁荣”
-
G20峰会,雅万高铁试运行成功,西方仍在“空谈”
-
外媒评析“一带一路”多元合作吸引更多伙伴
-
微视频|巴基斯坦常驻联合国代表:“一带一路”倡议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
-
华春莹发组图,回顾“一带一路”9年来重大成就
-
问道|中国为何要推动“一带一路”?这个外国人做了一组调查
-
焦点访谈丨一带一路 大道同行
-
印尼总统视察雅万高铁:这将成为东南亚首条高铁
-
跟着习主席看世界丨到布图卡学园和埃及新首都CBD听“一带一路”建设的故事
-
大型纪录片《征程》|第二十集 丝路心相通
-
中国倡议对改善国际格局作出重大贡献
-
大国来信丨“一带一路” 民心相通
-
第四届“一带一路”百国印记短视频大赛投票通道19日正式开启!
-
“一带一路”上的阿拉山口:从戈壁风口到开放前沿
-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丨“一带一路”铺通共赢大道
-
-
· 一带一路 ·
-
孟加拉总理:印度,你是大国,不要担心“一带一路”
-
怎么当好“一带一路”主力行?专访中行行长刘连舸
-
州政府自行加入“一带一路” ,澳总理惊了
-
甩开“中央”单干,澳这州加入一带一路
-
“一带一路”5岁了,真好!
-
中企承建的跨海大桥通车,克罗地亚庆祝了一整天
-
“轻轨外形很像中国高铁,这让我觉得埃及越来越先进了”
-
“中国有句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
-
欧媒:中国一出手,孟加拉国全国通电
-
这是真鲜为人知了…
-
一部影片,为何在上映半年后得到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的点名称赞?
-
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电视台给新疆主持人发感谢信 为什么?
-
当炸弹成为商机 阿富汗电商飞速发展
-
印尼80多岁老华侨当年年级第一 他聊了聊回国高考
-
“舌战群儒”视频5|张维为:价值观念彼此尊重,这才是中国的行事之道
-
斯里兰卡前大使:印度对中国的这个担忧很可笑
-
中国为全球贡献多少就业?仅一带一路就超16万
-
骑行18国抵北京,这是第一个骑摩托穿越丝绸之路的阿拉伯人
-
当一带一路来到电影世界,中国的角色依然很重要
-
这个台湾人连赞3遍大陆——非常强,非常强,非常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