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柯文思:有些人试图“摧毁”《雄狮少年》,这并不合适
(观察者网 讯)去年底,国产动画电影《雄狮少年》上映后,口碑迅速两极分化。影片最大的争议点,并不在剧情,而是[全文]
-
后西方世界中国道路的意义,2021年思想者论坛在沪举办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12月4日,海内外40余位专家学者汇聚线上线下,参加由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观传媒、上[全文]
-
-
-
-
-
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出版
作为“张旭东作品系列”的第三部,全书是一部西方思想经典导读课程,也是关于现代国家与个人、自我与他者、普遍性与特殊性等现代性核心议题的观念史梳理和文化批判专著。[全文]
-
-
-
-
张维为《中国战疫!》2020上海书展签售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一次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更是对全世界所有国家治理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在这场政治制度和治理模式的大考下,中国交出的答卷让世界瞩目。[全文]
-
BBC主播一句话把张维为逗笑了
【视频/观察者网 周千千】7月21日晚,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接受BBC采访。关于香港国安法,他表[全文]
-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让百花的芬芳沁润心田——从“文化更加繁荣”品味我们的小康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全面小康与民族复兴相互激荡的奋斗征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全面推进,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更加彰显,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一个百花齐放、文化更加繁荣的中国正在向我们走来。[全文]
-
-
-
-
· 这就是中国 ·
-
中国正在做的这件事没太多先例,但我们有一个“秘方”
我们今后10年的高质量发展,没有太多先例可参考。那么为什么中国可以,为什么我们有信心?是因为中国这几十年来积累的经验,中国有一个“秘方”,包括三个元素:中央战略、地方引导和市场活力,三者加在一起是一套“组合拳”。[全文]
-
世界进入“觉醒年代”
中国的“朋友圈”模式碾压美国的“包围圈”模式。中国“朋友圈”模式着眼于改善民生,互相提携,和平发展,结果是得道多助。美国的“包围圈”模式依赖美国人自己都不相信的那套所谓的“普世价值”,制造分裂对抗,搞得世界不得安宁,结果只能是失道寡助。[全文]
-
今天,拜登可能也悟出来了……
我们代表的是人间正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搞你的包围圈,我搞我的朋友圈,最后后悔的一定是美国。[全文]
-
七国学者热议中国作为“文明型国家”的话语崛起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及其团队通过长期大量的原创性研究,在国际上率先确立了中国人的“文明型国家”叙事。文明型国家的话语在西方内部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成为当今全球政治的主流话语之一。[全文]
-
美国走到这一步,是因为民主受损,还是本就没有真民主?
今天美国人民所感受到的痛苦困境,到底是因为美国民主受损了,还是因为这种所谓的民主本身就不靠谱呢?[全文]
-
中国引领的全球汽车革命
中国引领的这场全球汽车革命,其产生的影响将是难以估量的。电动车的普及率最终可能会决定自动驾驶产业的成熟度,这方面中国将越来越具有制定全球智能汽车标准及其相关交通标准的能力。[全文]
-
走标本兼治之路:从消除贫困到共同富裕
我有一个体会,中国凡是做得特别好的那些村庄都有一个特征,就是有一个好的带头人。这个好的带头人,基本上就是村里面的党支部书记。那么,什么是好的带头人呢?两个特点,对外,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内,是一个有情怀、公平公正,有意愿带动农民共同致富的人。[全文]
-
?“我们要将不自信的帽子丢给西方”
我比较相信“取法乎上,仅得其中”,我们给节目的定位比较高,即国际眼光、原创研究、一流产品,这种定位可能有一定的创新意义。我一直认为,像中国这样一个迅速走上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中央的文明型国家,必须有一台经得起国际比较的思想性政论节目。[全文]
-
“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
现代化的普遍性里边有一些东西是我们中国人的贡献,比如说这种国家和社会治理的理性化,这个东西是我们中国人最早发明的,而且是西方学者也承认的,比如像福山承认是中国的秦汉建立了人类最早的现代国家治理模式。[全文]
-
崛起中的中国就应该提出这样的问题
中国是“八大菜系”文化,美国是“麦当劳文化”,两者不会趋同。有些人可能被西方话语一时忽悠了,但慢慢会觉醒,会认识到中国文化是独特的、超大规模的、超悠久的并且没有中断的,这背后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文化自信”。[全文]
-